|
2025年了,六代机都飞上天了,还提什么民国五大主力、美械师?说到底,那些所谓的精锐部队,不过是用完了的一战旧装备,美国当年就像扔垃圾一样扔给了民国。 美军一战的火力配置,放到民国时期也足够惊人。这套标准是参照协约国和同盟国制定的,法军作为协约国主力,拥有千余个装备四门75毫米炮的炮兵连,一千名步兵便配属一个炮兵连提供火力支援;同盟国核心德军,一个营拥有六门77毫米炮,一个师则配备72门轻型火炮,外加12门105毫米或150毫米榴弹炮提供压制火力,一次齐射就能倾泻数百公斤炮弹。
美军为对抗德军,火力全面升级。1918年,一个美军步兵师拥有两个76毫米炮兵团,总计48门火炮,另加一个152毫米炮兵团,以及一个58毫米迫击炮连,单次齐射就能倾泻1286公斤炮弹。 美军步兵营都能得到12门火炮支援,其基础火力已超越德军,这为美军远征欧洲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民国时期,这火力配置简直烧钱,北伐军打败北洋军阀时,也就十七个炮兵营,炮口径超过十五厘米的火炮更是想都别想。即使是晋绥军和东北军,这两个军阀里火力最强悍的,也就十来个炮兵团,按一战美军标准,连三个师的火力都不到。
抗战前,民国军队火炮数量不多,也就五百多门75毫米火炮,凑不出两个团的150毫米火炮。委员长向美军购买武器,按照一战标准装备远征军,这批美械师对他来说弥足珍贵,哪儿还敢挑三拣四。
美军二战时火力标准已更新,一个师配属三个支援炮兵营,每个营配备十二门105毫米火炮,师里还直接控制一个重炮营,装备十二门155毫米火炮,这在1943年就已成型。76毫米火炮对当时的美国步兵师而言已经过时,甚至连山炮都淘汰了,最终这些火炮,特别是那些退役山炮,都给了中国军队。
美军援助的装备,其实远达不到一战水平,委员长也明白,只能将就着用。可装备差还算小事,民国军队内部为此还起了争执。委员长无奈之下,索性把105毫米榴弹炮从师里收上来,变成只有剿总司令才能动用的宝贝武器了。
抗美援朝时,美军火力大增,一个步兵师炮兵营拥有十八门火炮。这升级也波及到宇宙大国军队,战争前,他们的火力与委员长军队不相上下。战争打响后,美军按自身标准为宇宙大国每个师团配备十八门105毫米榴弹炮。战争后期,宇宙大国陆军已拥有378门105毫米榴弹炮和234门155毫米榴弹炮,榴弹炮数量是解放战争时期委员长军队的一倍半。
委员长力求从美国获得援助,不顾代价和可能出现的负面新闻,最终却只拿到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的武器装备,甚至不如某些国家。这支军队,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?
|